
情緒兩極也是病
你有沒有試過忽然覺得自信滿滿,無所不能;突然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,人生沒有希望?如果長期出現這種情況,很可能是患上了雙向性情緒病(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),或稱雙相情緒障礙,亦即是俗稱的「鬱躁症」。
雙向性情緒病的典型症狀是情緒兩極化,情緒高昂的時候會覺得自己聰明過人、能力超群同時充滿活力,例如他們會覺得「明天就可以搵幾百萬返來」、「一日見廿個客冇問題」、「這件事超級簡單,我一個人已經可以搞掂」。他們會表現為十分亢奮、精力無窮、誇誇而談,身邊的人或許會以為他們是過度活躍。但有時候,他們卻會變得情緒低落、悲觀,對前途感到絕望;又或是一點小事已可令他們傷心不已。由於他們的情緒總是大起大落,因此稱為「雙向性情緒病」。
其實,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經歷雙向性情緒,有研究指出一生人有8-10次出現鬱躁症狀的機會。一些藝術工作者如作家、畫家、歌手等都有這樣的特徵,甚至有研究指出,著名畫家梵高都是雙向性情緒病病人。 可能你會覺得雙向性情緒病只是令人性格「大癲大廢」些,未必需要求醫。但其實它會嚴重影響生活,例如有病人在亢奮期覺得自己很

枱面混亂,可能係一種病? 專注力失調大測試
有人話書枱愈亂,愈有創意,不過在醫學角度,有可能暗藏「隱疾」,因為這是成人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(ADHD)患者,其中一項常見的行為特徵。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解釋,有些患者更會遊魂、坐唔定、經常漏帶鎖匙銀包、事情怎也記不住。 成人們想知道,點樣為之有問題?即check! 以下是美國精神醫學學會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第五版(DSM-V)的 ADHD 診斷條件,先看看有沒有這些癥狀: A.專注力不足癥狀 1/難以長時間專注於同一件事情,如:學習、日常活動、遊戲 2/難以注意細節,容易因此犯錯 3/難以按照指引做事,經常無法完成日常事項 4/難以細心聆聽別人的說話 5/做事經常缺乏條理,難以妥善安排如有關學習、活動、生活等事宜 6/經常遺失日常學習或活動的所需用品 7/抗拒或不喜歡那些需要全神貫注的事情 8/很容易受周遭環境或事情影響而分心 9/常遺忘日常生活中已安排的活動,如忘記約會的時間 成人專注力不足的患者,不少經常漏帶鎖匙。 B.過動、衝動癥狀 1/常手舞足蹈,或在座位上不停地扭來扭去,難以安靜下來 2/在課室或需要安坐的場合,經常擅自離座

年輕女子患病不自知 成人ADHD影響一生
近年對兒童患專注力失調/過度活躍症(ADHD)的關注增加,但其實有部分兒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症狀會延續至成人期,而且病徵有可能改變,形成成人ADHD。有個案更因不知自己患病,最終因債務問題引致抑鬱,甚至自殺尋死。 現年34歲的依雯(圖左),從幼稚園至小學時期,均經常被老師、同學家長投訴,升中後更發現自己無法集中,對閱讀有困難。成年後情緒仍然波動,曾因情緒低落而自殘,曾向精神科求診確診為抑鬱,需服用抗抑鬱藥物。直至約30歲,遇上一男子,很快便踏入談婚論嫁階段,及與對方開設公司,但對方一心把債務轉移到其身上,曾因債務問題自殺。最後獲一名患有ADHD朋友建議,求診後確診為ADHD。依雯認為ADHD對其最大的影響在於人際關係,因大部分人都無法真正體諒其問題,經常被批評任性、任意妄為,感到十分委屈。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(圖右)表示,全球兒童ADHD發病率約為3%至7%,而本港6至16歲兒童的發病率與國際數字相若,估計約逾4萬名本港兒童及青少年是ADHD患者,但確診人數遠低於此,有65%患者的症狀會延續至成人期。他引述研究稱,兒童患者到33歲時,未能完成學業的